当前位置 : 图书 > 图书进入

刘德海琵琶练习曲(修订版)

定价:¥52.0

作者:刘德海

出版时间:

资源类型: 自有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去购物:

本书为当代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的心血之作。原名《每日必弹琵琶练习曲》,收录了刘德海先生改编和创作的五十首练习曲及其亲自撰写的《琵琶新思维99话题》,通过99 个与学习琵琶相关的问题,阐释了刘德海先生在琵琶技术、音乐意境、舞台演奏、教育教学、乐器保养以及琵琶未来发展的思想与观点,极富总结性与前瞻性。《每日必弹琵琶练习曲》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琵琶师生的喜爱,畅销十万余册。 此次再版,新增近十年来刘德海先生创作的十七首练习曲与乐曲,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刘先生在琵琶基础教学中的新技巧、新思路、新模式。其中包括针对琵琶和声训练的《和弦练习曲》《无穷动》等,针对琵琶重奏训练的《幕间曲》《看社戏》等,针对新开发的琵琶技术语言所创作的《小推车》《双人踢踏舞》等。本书对旧版中存在的讹误及弦指法变化做了全面的修订,所收录的练习曲充分体现刘氏技术训练与审美情趣并重的特点,力求完备体现刘氏琵琶基础训练的思想精髓。期待本书的开拓性,为今日琵琶乐手打开更广阔的创作实践与训练思维空间,将刘氏的艺术精神传承发扬。

当代琵琶大师刘德海简介 编辑说明 写在前面(2000年) 新版前言(2008年) 一、练习曲 1. 开门三件事 ( 1 ) 2. 弹挑——食指与大指的独立性 ( 3 ) 3. 音阶 ( 4 ) 4. 节奏练习 ( 7 ) 5. 小淘气 ( 9 ) 6. 指力练习 ( 9 ) 7. 把过弦 (10) 8. 活指练习 (10) 9. 纵横弹 (11) 10. 过弦与滚奏(弹与挑重拍转换) (12) 11. “芭蕾舞步” (13) 12. 高把位练习 (14) 13. 八度跳(五声音阶) (14) 14. 大跳之一(七声音阶) (15) 15. 跳跃过弦之一 (16) 16. 把七声音阶过弦 (16) 17. 跳跃过弦之二 (17) 18. 分解和弦过弦 (18) 19. 大跳之二 (19) 20. “里外外里”过弦 (19) 21. “外里里外”过弦 (21) 22. 不规则节奏 (22) 23. 小舞步(三连音) (24) 24. 旋转(六连音) (25) 25. 听雨(五连音) (26) 26. 早上好(余音) (27) 27. 弹与轮均匀练习(基本轮为中速) (27) 28. 长轮与半轮(从四个轮到一个轮) (28) 29. 轮与左手的配合 (28) 30. 轮的分解练习 (29) 31. 摇篮曲(轮的变化与呼吸) (29) 32. 盼望 (30) 33. 轮的强度层次变化 (30) 34. 妈妈的悄悄话 (30) 35. 半轮装饰 (31) 36. 小推车(新四指轮) (33) 37. 看星星(三指轮) (33) 38. 左右手平衡练习之一 (34) 39. 左右手平衡练习之二 (34) 40. 左右手平衡练习之三 (35) 41. “爪”的装饰 (35) 42. 快速打音 (36) 43. 青春舞曲 (36) 44. 到郊外去 (37) 45. 儿童舞曲 (37) 46. 堆雪人(A)(弹挑) (38) 47. 堆雪人(B)(大指扣挑) (39) 48. 变魔术 (40) 49. “左”追“右”(左手追右手的灵活度) (41) 50. “2”追“1”(二根弦过弦追上一根弦的速度) (42) 51. “大”追“食”(大指追食指的灵活度) (44) 52. “收不住”(无过弦概念训练) (45) 53. “挤不进”(保持快弹手型) (45) 54. 南腔北调(弹挑开手板) (47) 55. 无穷动 (49) 56. 和弦练习曲——千年琵琶和弦练习谱 (50) 57. 好朋友(重奏) (52) 58. 捉迷藏(重奏) (53) 59. 看社戏(重奏) (54) 60. 幕间曲(重奏) (56) 61. 登崂山——送给98年青岛琵琶营小朋友(重奏) (60) 二、乐曲 1. 凤求凰 《青莲乐府》选段 李廷松版本(62) 2. 风入松 《青莲乐府》选段 李廷松版本(63) 3. 京剧曲牌联奏 刘德海曲(64) 4. 朝元歌 昆曲《琴挑》选段 刘德海编谱(66) 5. 快乐的小和尚 刘德海曲(68) 6. 随手板 刘德海曲(70) 7. 双人踢踏舞 刘德海曲(73) 三、琵琶新思维99话题 【开场白】 (77) 1. 弹琵琶,你准备好了没有? (77) 【技不厌精】 (77) 2. 弹挑方法总要领是什么? (77) 3. 轮指方法总要领是什么? (78) 4. 弹挑“一点论”,在弦上只接触一个点对不对? (78) 5. 轮指在弦上触弦点是“一个点”还是多少点? (78) 6. 弹挑、轮指的基本手形共有多少种? (78) 7. 弹挑手形这么多,应该先选哪一种“入门”? (79) 8. 强调在弦上点发音,会不会影响音色变化? (79) 9. 什么叫“向二进军”? (79) 10. 弹挑总有杂音怎么办? (80) 11. 弹与挑如何练得统一? (80) 12. 弹挑和轮指音响的横向统一,你想到过吗? (81) 13. 每天坚持一个一个指头夸张拨弦的轮指训练,结果长轮还是不匀,为什么? (81) 14. 挑轮的要领是什么? (82) 15. 怎样练里弦轮? (82) 16. 双弦轮与单弦轮要求一样吗? (82) 17. 为解决快速弹挑先练慢,练了之后还是快不起来,什么原因? (83) 18. 左手如何跟上右手的灵活度,达到左右手平衡? (83) 19. 一碰到过弦,速度就受影响,怎么办? (84) 20. 练习跳把有什么“诀窍”? (84) 21. 怎样练习扫拂? (84) 22. 琶音还要讲究方法吗? (85) 23. 摇指到底有多少种方法? (85) 24. 反正弹指法符号和演奏方法要领是什么? (85) 25. 难的技术是快速弹挑吗? (86) 26. 介绍几项特殊音响的弹奏方法。 (86) 27. 如何理解用力的紧和松? (87) 28. 平时功课忙,每天只有一小时练琴时间,怎样充分利用这一小时? (87) 29. 练了上百条练习曲为什么还是弹不好乐曲? (88) 30. 前辈所说“演奏自动化”是怎么回事? (88) 31. “聪明反被聪明误”发生在琵琶上有什么例子可举? (88) 32. 一个有关弹挑音色的“怪现象”。 (89) 33. 技术系统总体审美标准今天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有什么质的变化? (89) 【给技术与乐器以“人文关怀”】 (89) 34. 为什么说左手颤音是技术又不是“技术”? (89) 35. 左手滑音有艺术要求吗? (90) 36. “带起”容易,难道还有讲究吗? (90) 37. 滚奏声音是否有“文”“武”之区分? (90) 38. 琵琶技巧“衔接工艺”是怎么回事? (91) 39. 演奏和音,有时用“双弹”有时用“分”,两者有何区别? (92) 40. 反正弹的真正意义何在? (92) 41. 如何解释“一心两用”? (92) 42. 如何培养“余音”意识? (93) 43. “弹好琵琶与好弹琵琶”这句话什么意思? (94) 44. 琵琶“噪音难免”论正确吗? (94) 45. “软着陆”是什么意思? (95) 46. 如何用琵琶“视唱练耳”? (95) 【解读音乐】 (96) 47. 如何理解并区别音质与音色、力度与强度、速度的节奏与节拍、技术与技巧几组概念? (96) 48. 在技术上如何调整虚与实的概念? (96) 49. 就琵琶一件乐器有没有“交响”一说? (96) 50. 琵琶移植改编许多外国乐曲,从审美角度看有何意义? (97) 51. 琵琶重奏的前景如何? (97) 52. 为什么说解读音乐要从练习曲开始? ( 97 ) 53. 弹曲子时心里想什么? ( 98 ) 54. 怎样理解琵琶传统乐曲内容? ( 98 ) 55. 如何用乐曲实例来解读音乐? ( 99 ) 56. 试用八首乐曲表述音乐的开头与结尾的艺术设计。 (101) 57. 琵琶流派很多,都要学到手吗?初学先学哪一派? (103) 58. 琵琶传统经典“十三大套”数量实在太少,对传统的挖掘还有多少空间? (103) 59. 不弹“小曲”行不行? (103) 60. 如何理解“三分乐谱七分心境”这句话的含义? (104) 61. “宗教篇”有几首以佛为题材的音乐,如何演奏这些乐曲? (104) 62. 如何理解“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话的意思? (104) 63. 琵琶“即兴”能随便玩吗? (105) 64. 琵琶就技术而论,还有多少路可走? (105) 65. “新”的背后是什么? (105) 【向“两难悖论”挑战】 (106) 66. 十二平均律与传统音律能否兼容? (106) 67. 这几十年已经不用下出轮了,为何现在要重新起用它? (106) 68. 假指甲与真指甲能否在一个人手上并存? (106) 69. 钢丝弦的“钢”声能否多增加一些“丝弦”声? (107) 70. 能否从形制改革“解放”第三、四把位技术的发挥? (107) 71. 乐谱“数字化管理”的两难在哪里? (107) 【舞台·教学·护琴·护手】 (108) 72. 谈谈舞台演奏小经验。 (108) 73. 如何安排专业音乐会? (108) 74. 怎样欣赏演奏家的演奏? (109) 75. 琵琶与什么乐器组合重奏效果较好? (109) 76. 琵琶伴奏的作用与可能性。 (110) 77. 琵琶与西洋交响乐队合作的要求是什么? (110) 78. 上台表演,老师总要我晃动身子或脑袋,这对不对? (110) 79. 学生每换一位教师总要从头改一次方法,都改乱了,该怎么办? (111) 80. 琵琶教师(演奏专业)的职责是什么? (111) 81. 谈谈护琴小常识。 (111) 82. 为什么琵琶拧轴校弦如此困难? (112) 83. 拴弦窍门和第二弦音准微调补救办法。 (112) 84. 造成右手手腕损伤的原因是什么? (113) 85. 不用乐器也可以“练琴”吗? (113) 86. 一把乐器到底能使用多久? (113) 【大视角】 (114) 87. 琵琶界为什么没有神童出现? (114) 88. 琵琶几代人有没有“代沟”? (114) 89. 二百年来琵琶形成不少流派,近几十年为何没有新流派的产生? (114) 90. 当前琵琶创作状况如何? (115) 91. 谈谈琵琶创作理念。 (115) 92. 琵琶“新古典”风格是怎么回事? (116) 93. 如何理解“弦上功夫在弦外”一说? (116) 94. 如何打造琵琶“绿色理论”? (116) 95. 琵琶能走向世界吗? (117) 96. 世界鼓噪“后现代”,琵琶何处去? (117) 97. 21世纪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琵琶人才? (118) 98. “九九归一”你手上的琵琶做点什么事? (118) 【未盖棺先定论】 (118) 99. 略举十六条“说你没商量”。 (118) 附论文:《换个语境“说”弹轮》 (120) 后记 《转轴拨弦语心声 别出机杼话琵琶》 (125)
刘德海(1937年8月13日—2020年4月11日),生于上海,祖籍河北。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原国乐系主任、国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自幼学习琵琶等多种民族乐器,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接触较早,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4年拜浦东派林石城先生为师。1957 年刘德海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深造,同时接受系统的西方音乐教育。他在浦东派演奏技艺的基础上广采博纳,又向崇明派曹安和先生、汪派孙裕德先生和平湖派杨大钧先生等学习请教。此外他还向古琴演奏家吴景略等先生学习古琴、板鼓、低音提琴等乐器。1960 年提前毕业留校,从事琵琶教学工作,培养了众多优秀音乐人才。1970 年担任中央乐团独奏演员。刘德海的艺术足迹遍及世界各地。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宋庆龄等曾在聆听他的演奏后给予很高的评价,许多外国元首也曾在领略他的高超琴艺后感慨中国音乐之精湛。 1972 年,刘德海与吴祖强、王燕樵一同创作协奏曲《草原小姐妹》,首开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合作的大型协奏曲之先河。1979 年开始,他与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及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三次合作,演出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乐曲,被称为与西方交响乐团合作的中国民族音乐人。在长期的对外交流工作中,他始终以弘扬民族音乐,宣传中华文化为己任,为我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